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
最新发布
2025年第一次
“中国好人榜”候选人事迹评议
来自江门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的
川岛镇中心小学
党支部书记、校长
梁伟忠入选
即日起至2025年3月28日
让我们一起参与进来
评议江门候选人
学习身边好人
传递榜样力量
关注“中国文明网”公众号
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
参与评议↓↓↓↓↓
关注“凡事不凡”公众号
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
参与评议↓↓↓↓↓
1、首先点击“省份”,选择“广东”
2、找到梁伟忠,点击加入,并在右下方小图标进入评议页面
3、进入评议页面后,点击下方“向他们学习”按钮
4、出现以下界面即表示评议成功?
老校长坚守海岛38年
托起乡村娃娃的读书梦
一起来学习
他的先进事迹吧!
敬业奉献
梁伟忠,男,1968年4月生,中共党员,广东省江门市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川岛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。1987年,19岁的梁伟忠从台山师范学校毕业后,毅然回到家乡上川岛任教,扎根偏远海岛教育。多年来,梁伟忠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山村、渔村家访,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重返校园。虽然多次有机会调往城区,但他仍然选择留在海岛,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。梁伟忠曾获全国模范教师、广东省优秀乡村教师、“广东好人”等荣誉。
扎根海岛
让辍学学生重返校园
1987年从台山师范学校毕业后,19岁的梁伟忠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上川岛,把理想之根扎在边远海岛教育的三尺讲台之上。“当时岛上基本是黄泥路,每天出岛只有一班船,错过就要等一天。”梁伟忠记得,过去岛上的交通远没有如今方便,而且通信不畅、物资匮乏、医疗条件较差、教师数量不足。作为土生土长的上川人,他对海岛的偏远落后深有体会,深知教育是改变人生的重要途径。
学校教室是老旧瓦房,黑板是水泥做的,室内偶有漏风,经常断水缺电。环境的艰苦没有击退梁伟忠,对他而言,更大的困难是怎么留住学生,让他们完成学业。过去,海岛的群众以捕鱼为生,对教育的认识不足,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。
“利用放学后、周末等休息时间,我经常进山村、上渔村家访,做家长的思想工作,劝学生回校。”梁伟忠说。许多渔民经常生活在船上,这给家访增加了难度。他记不清走了多少趟,只知道“学生一个都不能少”,一次找不到就两次,两次找不到就三次,直到找到家长、做通思想工作为止,让辍学学生重返校园。
潜心教研
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
自担任川岛镇中心小学校长以来,梁伟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他自学管理知识,探索管理方法,组织开展教学科研活动,每学期观摩多堂德育优质课,并积极参与讲评课活动,带头制定、开展德育专题系列活动,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,打造一支勤学苦练、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。
每天清晨,梁伟忠总是第一个到校,直到晚上11时过后,等所有的寄宿生都回到寝室休息,他才最后离开。“学校占地1.67公顷,校本部有小学生380人,共6个年级12个班,20公里外的沙堤渔港校区有72人,共3个年级3个班。”梁伟忠对中心小学的每一项数据了如指掌。他事事亲力亲为,大到教学计划、安全维护,小到宿舍床位和班级课程表,“所有表格都是我自己做的”。
梁伟忠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全校教师。“大家上下一心,实践并传承着无私奉献的精神。”中心小学副校长梁海洪在谈到学校教师团队时说。每天下午4时30分放学后,不少老师自愿留下来辅导班里的学困生和寄宿生。通明的课室照亮了入夜的海岛,坚守岗位、传道授业的使命记在了每一位老师的心上。
架桥铺路
让学生飞向更广阔的世界
受海岛气候影响,学校的基础设施容易被侵蚀而老化,梁伟忠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,不断改善川岛镇中心小学教学环境。如今,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大为改善——计算机、电子显示屏、多功能音响等教学设备,让教师能在校园内开展智慧教学;干净整洁的操场、明亮宽敞的教室,让学生在校园内安心快乐地学习……
在梁伟忠的带领下,川岛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位居全市前列,学校获“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”荣誉,成为边远海岛教育的一面旗帜。梁伟忠以优异的成绩赢得广大海岛群众的赞誉。近年来,虽然有多次机会到城区学校任职,但他说:“岛上的学生还需要我。”
这些年,梁伟忠亲眼见证着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他笑道:“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跟上了时代步伐,与城里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小。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一批批孩子长大,‘飞’出海岛,去往更广阔的世界。”
学习身边好人 传递榜样力量
你的意见很重要
赶紧来参与吧!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、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、知识产权等问题,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。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
联系方式:0750-5565827邮件:tssxzzx@jiangmen.gov.cn